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,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/或尿素排泄減少而導致尿酸鹽在組織沉積的疾病。其生化指標是高尿酸血癥,常常會引起組織損傷,病變常侵犯關節(jié)、腎臟等組織,發(fā)病年齡多在40以上,患病率隨年齡而增加,男女之比為50:1。
由于現在的社會壓力比較大,飲食不規(guī)律等因素,往往也導致痛風向中青年人發(fā)展。急性發(fā)作期時疼痛難忍,關節(jié)腫痛,影響日常活動。
如果痛風發(fā)作了,那么應該如何選擇用藥呢,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治療痛風藥物中的一種中成藥—當歸拈痛丸。
【當歸拈痛丸的歷史】
當歸拈痛湯首載于李東垣《蘭室秘藏》,為治濕熱腳氣之方,現代成方當歸拈痛丸是在此湯劑的基礎上改劑型而來的。全方用藥16味,配伍嚴謹微妙,“祛風勝濕而不忘和血”、“苦寒滲利而不傷脾胃”、“祛邪而不傷正”。熔清熱利濕,祛風通絡,健脾止痛于一爐。主治濕熱相博,外受風邪,風濕化熱證。作為治療痛風性關節(jié)炎的經驗名方,在幾千年的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反復的驗證,積累了風濕的經驗,取得了明顯的臨床療效。
【當歸拈痛丸方解】
當歸拈痛丸是河北萬歲藥業(yè)生產的,其中成份包括有:當歸、葛根、黨參、蒼術(炒)、升麻、苦參、澤瀉、白術(炒)、知母、防風、羌活、黃芩、豬苓、茵陳、甘草。
【方義分析】
本方治證乃由風濕熱之邪侵及肌體所致。風濕熱之邪痹阻骨節(jié),脈絡不通,則見骨節(jié)疼痛;濕熱上壅故見胸膈不利;濕熱下注則見足脛紅腫熱痛,或破潰流膿水,瘡瘍。方中當歸活血止痛為君藥;羌活、葛根、防風祛風,茵陳、黃芩、知母、苦參清熱燥濕,以上各藥均為臣藥;黨參、炒白術、炒蒼術健脾燥濕,澤瀉、豬苓利水,升麻清熱,共為佐藥;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。諸藥合用,共奏祛風清熱、除濕止痛之效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熱利濕、祛風止痛。用于風濕阻絡,骨節(jié)疼痛,胸膈不利,或濕熱下注,足脛紅腫熱痛,或潰破流膿水者,瘡瘍。 要預防和治療痛風,必須要降低尿酸,清除體內的尿酸值。當歸拈痛丸對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,從而可以降低體內的血尿酸,所以當歸拈痛丸適用于痛風急性發(fā)作期。
百濟廣州新特藥房藥師:龍競妍
聯系電話:020-37610396